针灸淡化黄褐斑 独到效又佳

光子嫩肤

  中医认为该病与肝、脾、肾密切相关,主要病机为气、血气功。现代西医普遍认为其发生与卵巢、垂体、甲状腺、太阳辐射等内部释放原因有关。这种病没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。近几十年来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美容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。在这一领域,倡导自然的针灸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现象。更多的是黄褐斑的诊断和治疗。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,它可以刺激人体的特定部位,通过调节脏腑气血,疏通面部经络的空气,达到祛斑的目的。由于其疗效光明、无毒副作用,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。

  我们在精确辨证的前提下,以整个与部分相结合的诊治,采取耳针与体针配合使用,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结果。具体是:

  耳穴压丸

  (一)取穴

  老用穴:脸颊、子宫、内释放、皮质下。

  备用穴:肺、肾、肝、脾、大肠、外鼻。

  (二)治法

  采纳耳穴敷贴之法。先以耳穴探测仪找到穴区敏感点,每次主穴必贴,配穴依据症情酌加。用王不留行子或磁珠(强度为380高斯)作为压物,置于0。7×0。7平方厘米的小方胶布上,敷贴于敏感点。即予按压2~3分钟,使耳廓潮红发热。每天自行按压3~4次。每次敷贴一侧耳,隔日换贴1次,10次为一疗程,两耳输换轮流贴敷。一般需三个疗程。

  耳穴加体针

  (一)取穴

  老用穴:肾、肝、脾、内释放。

  备用穴:均为体穴,按色素沉着部位选加:前额区配上星、阳白;颧颊区配颊车、四白;鼻梁配印堂、迎香:上唇配地仓。

  (二)治法

  每次主穴均取。采纳耳穴毫针刺及贴敷相结合。即一侧耳穴针刺,为,以5分长之28号不锈钢毫针,在敏感点刺入,不宜过深透过耳软骨,有胀痛即可。另一侧耳以王不留行子或磁珠贴敷。隔日1次,两耳轮流轮用。配穴用针刺法,以28~30号毫针(长1。0~1。5寸),均采纳向色素沉著区方向斜刺,得气后,予小幅度捻转轻刺激。耳针和体针均留针三十分钟,其间行针2~3次。体针亦隔日1次,和耳针同步进行,10次为一疗程,疗程间隔7天。

  针灸

  (一)取穴

  老用穴:阿是穴(病灶区)、迎香。

  备用穴:肝俞、肾俞、气海。

  (二)治法

  上穴均取。先针备用穴(双侧),进针后平补平泻,然后在针柄上置1~3厘米艾条施灸5~10分钟。针双侧迎香,待针下得气后留针15~三十分钟,并在黄褐斑中央施无瘢痕灸3~7壮。1-2次/周,10次为一疗程,疗程间隔2~3日。

  围刺加体针

  治法:

  在黄褐斑四周进行围刺,体针选用四白、迎香、地仓、丝竹空、曲池、合谷、血海、气海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、太溪、太冲。留针三十分钟。

  刺络拔罐

  (一)取穴

  老用穴:背三角区(位于背部,在大椎穴和两旁肺俞穴点所组成的三角形之区域内)、肺俞、肝俞、脾俞、。

  备用穴:耳背部静脉。

  (二)治法

  背三角区、肺俞、肝俞、脾俞,用肌肤针叩刺,每次选用1~2个叩刺点造成15个上下出血点即可,叩刺后用2号玻璃罐闪火法拔罐,出血量掌握在1毫升以内。耳背部静脉,挑选露出者,以手术刀尖点刺,出血3滴即可。上述隔日1次,10次为一疗程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本病的预防保护亦相当维持精神愉悦,避免抑郁、忧患,日常作息有规律,积极诊治内释放障碍和慢性疾病;其次,饮食要适宜,勿食油辛辣的食品及戒除烟酒,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;另外应避免日光照射,外出戴遮阳或撑伞,切忌乱涂激素类药物及劣质化妆品。

2018-10-16 19:32:55

71浏览8157点赞